为深入贯彻《上外贤达学院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方案》,构建“培训-研讨-示范-试点”四维改革体系,探索“讲授、AI赋能、研讨”各占1/3的创新教学模式,3月31日下午,学校举办了“三分式”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动员会。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课程建设负责人余建波老师受邀作“生成式AI赋能教学研究与实践”专题报告,校领导马艳红副校长、梁副校长、校长助理兼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陈娴及各院、中心领导、教师等代表参会。
会议伊始,马艳红副校长系统阐释了改革背景,她表示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面临结构性挑战,构建AI深度融入的新型课堂已成为时代命题。梁副校长作开班致辞。她介绍了学校“三分式”改革的特色定位,即“通过数字资源重构、研讨式教学深化、AI技术赋能三大支点,打造更具生命力的智慧课堂。”陈娴院长重点解读了改革实施方案,部署了包含“对分课堂-数字赋能-培训研讨-示范展示”的四阶段行动计划,并号召全体教师共同绘制贤达教育新图景。
上海交通大学余建波老师以“AI在教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与案例分享”为题作专题报告,系统性阐释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研究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。他提出“AI+教研”三维重构框架,即通过语义解析引擎实现文献综述智能生成与知识图谱构建,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开展学情精准画像与教学策略优化,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论文润色效率。余建波老师特别提到“人机协同教研生态”理念,并希望AI成为教师们富有创造力的教研合伙人,在文献智能萃取、教学行为分析、学情动态监测等环节为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撑。
此次会议标志着上外贤达学院课堂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探索AI赋能下的教育新范式,构建更具未来感的教学生态,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智能动力。
供稿 | 教务处